|
魏明帝曹叡臨死前,因為一件宮廷誹聞才改換司馬懿當輔政大臣
西元238年12月,京都洛陽作為曹魏的第一大城,本應開始張燈結綵、喜迎佳節。
但皇宮內卻一片肅殺之氣,原來才36歲的魏明帝曹叡,已經病入膏肓、奄奄一息。
魏明帝曹叡的親生兒子全部夭折,曹芳是其養子,在沒有繼承人的情況下。
魏明帝曹叡只能選擇立曹芳為儲君。
曹芳當時身為宮廷內唯一的小孩, 自然得到魏明帝曹叡的喜愛。
所以,魏明帝曹叡知道自己一旦撒手西歸,曹芳勢必受人欺淩,甚至危及國家安全。
西元238年12月,魏明帝曹睿為愛子曹芳慎重選擇了幾位輔政大臣。
《漢晉春秋》紀載: 「帝以燕王宇為大將軍,使與領軍將軍夏侯獻、武韂將軍曹爽、屯騎校尉曹肇、驍騎將軍秦朗等對輔政」
燕王曹宇是曹操的兒子,輩分算是曹叡的叔叔。
曹睿和曹宇兩個人年紀相近,曹睿年少時便與曹宇交好,即位後便封曹宇王位。
曹爽是曹操族子曹真的兒子,曹肇是曹休的兒子,秦朗是曹操的義子,夏侯獻也是曹操的宗族。
這些輔政大臣都是曹氏宗親、夏侯氏宗親,是絕對可以信任。
魏明帝心想如果是他們來輔政,曹魏是不會出現什麼問題的。
西元239年元月,曹芳被立為太子,年僅八歲。
剛被立為太子的曹芳,馬上要面臨自己的父皇駕崩、登基為帝的命運。
如果歷史照著魏明帝曹睿的安排,曹芳成年後,必然可以順利的掌控大權,當一個真正的皇帝。
如果真是這樣,估計《三國志》裡面,司馬家族頂多寥寥幾筆,根本不可能篡魏改立新朝了。
但是,歷史總是喜歡開人玩笑,現在戲劇性的一刻出現了。
翻轉歷史的人物有兩個,劉放、孫資,這兩個人是魏明帝曹叡身邊的近臣、能臣也是權臣。
這兩人自曹操開始,深得曹操、曹丕、曹睿重用,歷經三朝。
曹睿即位後更是權力集團裡的核心份子。
曹丕開朝建國後,劉放為中書監, 與中書令孫資一同掌管機密,深得曹丕重用。
魏國開朝初期,曹氏宗親越來越跋扈囂張,因此曹丕總是設法削弱曹氏宗親的勢力。
但這些打壓行動,自然引起了曹氏宗親這些「富二代」的反抗。
這些「富二代」不敢和曹丕、曹睿為敵,便轉而攻擊曹丕手下的改革派。
劉放、孫資自然也變成這些人的政敵。
曹丕、曹睿在世時,兩派都還能相安無事,但現在曹叡危在旦夕。
曹叡任命的輔政大臣,偏偏都是曹氏宗親。
他們兩人商討著,要是能離官隱世那也罷了。
怕的是,這些平常把人命當作螻蟻一般的皇親國戚,會不會把他們抄家滅族。
擔心害怕的兩個人,決心放手一搏,開始籌畫密謀。
《漢晉春秋》就有紀載到這一段: 「中書監劉放、令孫資久專權寵,為(秦郎)朗等素所不善,懼有後害,陰圖間之」。
密謀後的兩個人就在等待時機,等待一個致命反擊的時機。。
在皇帝駕崩前的非常時期,顧命大臣們必須寸步不離的隨伺在皇帝身邊。
一來是如果皇帝有事交代,要趕緊去辦好。
二來是擔心如果在皇帝臨死前,見了一些不該見的人,說了不該說的話,那也要趕快滅火。
畢竟,這一段時間,可是關係著自己未來的尊貴榮寵。
在眾人注視下的魏明帝曹叡,此時突然氣息微弱。
曹宇看到後便招呼曹肇,一起出去打點後事,此時曹睿身邊,只剩曹爽一個曹氏宗親。
劉放、孫資二人,見機會來了,推門而入,跪伏在曹睿的床下大哭。
曹叡被哭到醒了,心想著:「你們在吵死人嗎?」,於是嘆道:「怎麼了?」
孫資慟道:「殿下絕臣而去,臣心有不捨」。
曹叡本想說:「不然,你們跟朕一起走」,但礙於皇帝尊貴的身份。
曹叡只能說:「天命如此,別哭了」。
一旁的劉放見皇帝已經動情了,便道: 「殿下託孤燕王曹宇,臣下以為萬萬不可」。
剛剛小編說過,這種非常時期,旁邊的顧命大臣應該阻止他們繼續說下去。
以免到手的榮華富貴,轉眼變成落花流水。
但此時旁邊唯一的曹氏宗親,居然是笨蛋曹爽。
劉放看著笨蛋曹爽沒有阻止的意思,便繼續道: 「陛下難道忘了先帝有詔,藩王不得輔政」。
原來,曹丕一直擔心曹植這些藩王,威脅他皇帝的位置。
所以,曹丕花了一輩子的時間打壓曹氏宗親。
曹睿也深知此事,眉頭緊蹙,正思索間又聽劉放繼續說道:
「且陛下方病,而曹肇、秦朗等便與才人侍疾者言戲」。
此句乃《漢晉春秋》紀載,意思是:
「陛下生病時,曹肇、秦朗不顧臥床痛苦的皇帝,在宮門外和伺候陛下的才人們打情罵俏」。
才人是皇宮內的女官,伺候皇帝起居,皇帝「性致來時」也需要伺寢。
才人被寵幸後,如果生有皇子、皇女,可昇為妃嬪 。 看到自己帶了綠帽,曹睿終於生氣了,大怒說: 「誰可以取代他們當顧命大臣?」
劉放、孫資轉頭看了曹爽一眼, 心想著:「笨蛋比較好處理」。
於是乎,劉放、孫資舉薦曹爽取代曹宇當首席顧命大臣,又說司馬懿可當副手。
曹爽一聽,心想與其在曹宇後面當個跟班,還不如自己來當首席輔政大臣來的痛快。
於是,曹爽趕忙跟著淘心淘肺,發誓效忠幼帝。
曹睿便下令召司馬懿回宮,曹宇、曹肇趕回來之後,趕忙阻止
曹睿於是罷免曹宇、曹爽、曹肇、夏侯獻、秦朗等親族的官位。
《晉書》裡記載:(司馬懿接到命令後) 「乃乘追鋒車晝夜兼行,自白屋四百餘里,一宿而至」
司馬懿回朝後和曹爽一同受詔輔佐幼帝,順利完成了政權交接。
司馬懿因為一場莫須有的宮廷緋聞,離奇的變成輔國大臣。
司馬氏一門也才有機會開創自己的朝代。
小編覺得劉放、孫資這兩個人真會耍壞,舉薦的人一個笨,一個老。
古代人平均壽命約50幾歲,當時天災、疫病橫行,死亡年齡更是提早很多。
司馬懿當年已經是60歲高齡了, 選輔政大臣怎麼樣也應該跳過司馬懿才對。
而魏明帝曹睿也是快死了神智不清,才沒考慮周全。
裴松之給他們兩個人的註解,寫的最好: 「…………..魏室之亡,禍基於此」
|
- Jan 29 Mon 2018 01:30
魏明帝曹叡臨死前,因為一件宮廷誹聞才改換司馬懿當輔政大臣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