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司馬懿裝病騙曹操七年,為什麼司馬懿就是不出來做官
《晉書》上紀載 :
帝即防之第二子也。少有奇節,聰朗多大略,博學洽聞,伏膺儒教。漢末大亂,常慨然有憂天下心。
意思是:司馬懿自少年時期就博覽群書、見聞廣博、胸懷韜略,尊崇儒術。
當時正是東漢末年,中原烽火連天,司馬懿「常慨然有憂天下心」。
南陽太守楊俊見過少年時期的司馬懿,曾說司馬懿絕非尋常之人。
尚書崔琰跟司馬懿的大哥司馬朗是好朋友,他曾經對司馬朗說: 「你弟弟通權達變,智謀多略,做事當機立斷,英姿不凡,不是你能比得上的。」
建安六年,當地仕紳推舉司馬懿做計掾(就是地方官的副官)。
曹操早就聽說過司馬懿的傳聞,於是派使者去請司馬懿,想將他收為己用。
但司馬懿覺得曹操雖然迎接漢憲帝回許昌,獨力支撐衰微的漢室。
但曹操身為漢臣卻獨攬大權,不把政權交還給漢憲帝,還以朝廷名義招攬人才、卻將人才盡歸己用
司馬懿知道曹操定有不臣之心,認為自己祖上幾代都為漢臣,司馬懿不願意揹上不忠的罵名,於是稱病不出。
就隨口跟曹操派來的使者說,自己從小就患有「風痺」,現在病情嚴重到無法正常行動,把曹操派來的使者打發走。
曹操心想司馬懿傳聞很多,此等高人若真有「風痺」,也應該有人跟他說。
曹操不相信使者的回報,於是派人在深夜時去刺探司馬懿是真病還是裝病。
司馬懿是個謹慎的人,料到曹操會派人前來查探,早就裝病躺在床上,看起來真的像染上「風痺」一樣。
探子看到後回去報告曹操,曹操當時剛打完官渡之戰,正與袁紹對峙中,就只好暫時作罷。
但曹操真的相信司馬懿是真病嗎?
七年後,建安十三年,曹操徹底消滅袁氏家族,併吞冀、青、幽、并四州。
曹操班師回到鄴城後, 就收到來自朝廷的任命通知,曹操榮升丞相。
曹操擔任丞相後,就任命清高的崔琰,擔任東西曹掾屬徵事,並主管選拔人才。
崔琰和司馬朗交好,又對司馬懿的才能念念不忘,就連忙向曹操推薦。
荀彧知道後也力薦司馬懿,曹操此時想起了這個裝病七年的司馬懿。
心想著這個司馬懿,在裝病的七年裡深居簡出,居然還能獲得荀彧和崔琰的大力推薦。
曹操對司馬懿感到興趣了,便派出使者請司馬懿來做官,出發前跟使者說: 「如果司馬懿這次再不出來,就把他關押起來」。
司馬懿聽到曹操又派使者前來要他出仕,他知道曹操用不了的人,是不會讓他活在世上的。
這次,司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見曹操,並宣誓為其效命。
這裡所寫的經過是《晉書》上所記述的,但有些學者卻提出不同的見解。
《晉書》裡面關於司馬懿裝病之事,這些學者認為是在美化司馬懿。
因為《晉書》作為唐朝時編撰三國、魏晉時期的正史,房玄齡等人自然要倡導忠君思想。
所以,《晉書》便將司馬懿寫成效忠漢室,不願意幫曹操做事。
但事實上司馬懿真的是效忠漢室的嗎?
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、兄長司馬朗當時早已經在曹操麾下當官,卻也沒見司馬懿跟他們抗爭過。
由此來看,司馬懿效忠漢室的說法也不一定說的過去。
那為什麼司馬懿要裝病七年騙曹操呢? 有學者分析其動機有四種:
第一種是自抬身價:
司馬懿嫌官職太小,不想去做,所以裝病不去。
東漢末年常有名士沽名釣譽、拒絕朝廷「征辟」,已經成為一種時尚,《後漢書》裡面,類似的記載比比皆是。
只是,司馬懿沒料到,曹操和袁氏這一仗打了這麼久,足足七年。
好不容易熬到打完仗,裝病裝到屁股痔瘡都好不了。
曹操派人再請他出來做官,他當然趕快答應。
第二種是裝錯病了。
「風痹」是古代醫術的醫學名詞,是一些病症的統稱。
從現代醫學的觀點來說:「風痹」包括關節痛、關節炎、風濕。
也包括一些嚴重的疾病,例如: 僵直性脊椎炎、骨性關節炎、風濕熱、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等....。
司馬懿說自己得了「風痹」,而且嚴重到生活不能自理的程度,那就不是普通的病了。
古代這種病很難治好,或者治不好。
即使請到名醫能夠醫治,也需要醫治幾年的時間,如果曹操知道他裝病,一定不會饒過他。
結果這個藉口把他害慘了,讓他在未來的幾年裡都必須待在家裡當宅男。
好在家裡還有一個12歲的小蘿莉張春華陪伴,真是一個命好的宅男。
不過,娶一個12歲的小蘿莉當老婆。
這要在現代不但直接抓去關了,還會搞到身敗名裂,更別想做高級公務員了。 。
第三種是牆頭草隨風倒:
漢室衰微,曹操獨木支撐大局,實力遠不及袁紹。
袁紹雖然在官渡大戰中敗了一仗,但是袁氏家族擁有在河北深厚的根基,實力依然遠遠超過曹操。
而曹操雖為三公之一,但常遭到忠於漢室的人暗殺,當年的董卓不就是落個橫死街頭。
反正大哥司馬朗已經在曹操麾下當官了,司馬家不需要把雞蛋,放在同一個籃子裡。
所以司馬家決定讓司馬懿再等等。
7年之後,曹操打敗袁氏家族,併吞冀、青、幽、并四州,天下九州,得其六。
這個時候,司馬懿再不出來做官,萬一曹操真的能統一天下,那時候司馬懿還有官做嗎?
第四種是司馬懿看不起曹操:
司馬懿家族數代為官,是世人眼中的「士族」。
「士族」在東漢末年是指世代為高官的士大夫階層,是一種貴族化的官僚家族。
在東漢末年那個年代,士族階級的觀念極深。
曹操本人就是所謂的「閹宦之後」,曹操常被士族所鄙視。
再加上曹操用人不拘泥於一格,多有稗官小吏、行伍軍人做到高官。
很多士族不認同曹操的官場文化,但對同樣是士族出身的袁紹有好感。
司馬懿總覺得袁紹雖然在官渡之戰敗了一仗,但論土地、物資、人才、軍隊數量都比曹操多出很多。
袁紹這個士族集團,沒有理由輸給一堆寒族出身的曹氏集團。
而司馬氏委屈一個大哥在曹操底下工作,只是避免曹操把司馬氏當作禍害,族滅司馬氏。
所以,沒必要再把司馬懿也委屈了。
反正,家裡不缺錢,司馬懿就悠哉悠哉的等曹操滅亡後,再出來作官就好了。
結果,曹操沒敗,反而是袁紹一敗塗地。
曹操班師回朝後,還打著再不出來做官就把他關押起來的氣勢來找司馬懿。
司馬懿見狀,只好無奈的出來做官了。
小編認為,不論司馬懿為了什麼原因不出來做官
曹操人生最後悔的一件事,應該不是他為什麼沒殺劉備。
而是他沒事找司馬懿出來做官幹什麼?
沒找他,咱曹家就不會敗在他手上了。
小編會常常新增影片,如果大家喜歡,歡迎訂閱
|
- Feb 01 Thu 2018 05:15
司馬懿裝病騙曹操七年,為什麼司馬懿就是不出來做官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